青海涩北一号气田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5
作者
赵艳 [1 ]
吴胜和 [1 ]
岳大力 [1 ]
薛艳霞 [2 ]
温立峰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储层; 涩北一号气田; 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青海涩北一号气田为例,探讨了气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种储层参数分析,选择了自然电位相对幅度(ΔSP)、自然伽马相对幅度(ΔGR)作为流动单元划分参数,将研究目的层段储层划分为5类流动单元。其中Ⅰ、Ⅱ类流动单元储层物性最好,主要发育在高能滩坝相;Ⅲ类流动单元储层物性较好,主要分布中能滩坝相;Ⅳ类流动单元储层物性差,为低能滩坝相;Ⅴ类流动单元为泥岩层,其实质上为渗流屏障。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流动单元的分布模式,并分析了其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常规测井特征比值法在大牛地气田产能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J].
张松扬 ;
范宜仁 ;
黄国骞 ;
秦绪英 ;
冉利明 ;
周功才 .
测井技术, 2006, (05) :420-424+486
[2]   电化学测井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新进展(上) [J].
姜恩承 ;
王敬农 ;
孙宝佃 ;
曾花秀 .
测井技术, 1999, (04) :18-23
[3]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J].
焦养泉 ;
李思田 ;
李祯 ;
温显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3-6+12
[4]   河道储层砂体中隔挡层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J].
焦春泉 ;
李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4) :78-81+91+113
[5]  
流动单元研究的原理和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李阳,刘建民著, 2005
[6]  
油气藏工程计算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元千著, 1991
[7]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通佑等编著, 1990
[8]  
Flow unit concept-integrated approach to reservoir description for engineering projects. Ebanks W J Jr. AAPG Annual Meeting, AAPG Bulletin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