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鲤(♂)杂交F1代精巢细胞学研究

被引:3
作者
曹伏君
机构
[1] 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524025
关键词
鲫(♀); 鲤(♂); 杂交F1代; 精子; 精巢; 超微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石蜡切片技术、电镜方法研究了鲫(♀)鲤(♂)杂交F1代精巢的细胞组织。结果显示雄性个体的生殖腺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完全能育型,个体能形成正常的精子。Ⅰ期精巢只有分散排列的精原细胞;Ⅱ期精巢精原细胞排列成束,有管无腔;Ⅲ期精巢由精原细胞和由它分化而成的初级精母细胞组成精细小管;Ⅳ期精巢内有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Ⅴ期出现了由精子细胞变态而成的成熟精子。正常的精子由头、颈、尾构成。(2)不完全能育型。有少数精子细胞可以通过变态形成正常的精子,大多数生精细胞从精母细胞到形成精子是异常的,如核物质不规则浓缩、染色体不等分离。(3)完全不育型,包括有两性嵌合体和非两性嵌合体,都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金鱼精子发生中的拟染色质小体 [J].
管汀鹭 .
动物学报, 1989, (02) :124-129
[2]   红鲫(♀)×湘江野鲤(■)杂交一代生殖腺的细胞学研究 [J].
刘筠 ;
周工健 .
水生生物学报, 1986, (02) :101-108+201
[3]   应用BrdU-Hoechst 33258-Giemsa技术对鲫鱼性染色体的研究 [J].
张任培 ;
吴鹤龄 .
遗传学报, 1985, (05) :373-378+412
[4]   金鱼(Carassius auratus)染色体组型的研究Ⅰ.鲫鱼和红龙睛金鱼染色体组型的比较 [J].
王春元 ;
李延龄 .
遗传学报, 1982, (03) :238-242+249
[5]   鲤、鲫、鲢、鳙染色体组型的分析比较 [J].
昝瑞光 ;
宋峥 .
遗传学报, 1980, (01) :72-77+109
[6]  
发育生物学[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徐信 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