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西部九佛堂组昼蜓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
作者
刘金远
任东
高春玲
程晓冬
李宁宁
刘正玲
机构
[1] 大连自然博物馆
[2]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3]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4] 石家庄中铁三局集团二公司学校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蜻蜓; 昼蜓; 九佛堂组; 热河生物群; 早白垩世; 辽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发现于辽宁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段地层中的昼蜓化石(孟氏丽昼蜓AbrohemeroscopusmengiRen,Liu et Chen,2003)与北京西山卢尚坟组的巴依萨昼蜓(HemeroscopusbaissicusPritykina,1977)在形态上比较相似,但在演化程度上更为原始,主要体现在后翅臀套较小(仅有6~7个翅室),径增脉(Rspl)缺,后翅CuAa脉弯曲、带有5个明显的后分支,前翅MP脉短、终止于翅后缘近翅结处,翅痣下有一个明显的支脉,后翅CuAa 和MP域基部较窄、在三角室下方仅有1排翅室。据此,九佛堂组上段的地质时代定为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Hauterivian)较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2+219 +2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中生代昆虫化石研究新进展 [J].
任东 .
昆虫学报, 2002, (02) :234-240
[2]   河北丰宁中生代晚期昆虫群落与生态地层的初步研究 [J].
任东 ;
尹继才 ;
黄伯衣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1) :40-45
[3]   辽宁西部上侏罗统义县组研究新认识 [J].
任东 ;
郭子光 ;
卢立伍 ;
姬书安 ;
唐烽 ;
靳悦高 ;
方晓思 ;
季强 .
地质论评, 1997, (05) :449-459+561
[4]   热河动物群的起源、演化与机制 [J].
王思恩 .
地质学报, 1990, (04) :350-360
[5]  
辽宁省岩石地层[M].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编著, 1997
[6]  
河北省岩石地层[M].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