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价值、国际价值和国际贸易

被引:13
作者
冯金华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国别价值; 国际价值; 比较优势; 国际交换比率; 汇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42 [国际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根据劳动价值论、等价交换和"一价律"的假定可以证明,任意一个国家生产的任意一种商品的单位国别价值等于这个国家中该商品的价格与所有商品的价格总量的比率乘以生产这些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总量;任意一种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等于用任意一个国家的货币来计量的该商品的价格与全世界所有商品的价格总量的比率乘以全世界的劳动总量。由此说明:任意一个国家在其单位国别价值比率相对小的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任意两个国家的任意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单位国际价值的比率,且任意两个国家的汇率等于这两个国家的货币所代表的单位国际价值的比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7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国际价值、技术进步与贸易利益 [J].
胡方 .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4) :25-30
[2]   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和价值量的决定 [J].
冯金华 .
经济评论, 2013, (06) :17-23+33
[3]   也谈国际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的特征 [J].
何干强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3, 4 (01) :115-128
[4]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 [J].
杨圣明 .
经济学动态, 2011, (08) :22-31
[5]   论“国际价值”的实体性和伦理意义 [J].
逯建 ;
顾芹 .
当代财经, 2011, (08) :19-23
[6]   围绕国际价值论的若干理论问题 [J].
中川信义 ;
张开玫 ;
匡凤姿 .
经济资料译丛, 2008, (01) :27-35
[7]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的构建 [J].
李翀 .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4) :1-6+73
[8]   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几个问题 [J].
吴宣恭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4-7
[9]   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劳动价值论的解释 [J].
袁欣 .
经济经纬, 2006, (06) :7-10
[10]   “不等价交换”与国际价值论——对阿格里·伊曼纽尔、萨米尔·阿明、克里斯蒂安·帕卢瓦的“不等价交换论”之批判 [J].
中川信义 ;
张开玫 .
经济资料译丛, 2003, (03)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