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OME-BGC模型的红壤丘陵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GPP和NPP

被引:41
作者
曾慧卿 [1 ,2 ,3 ]
刘琪璟 [4 ]
冯宗炜 [2 ,3 ]
王效科 [2 ,3 ]
马泽清 [4 ]
机构
[1]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不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总初级生产力; 净初级生产力; 湿地松林; 红壤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ME-BGC模型估算了1993~2004年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林总第一性生产力(GPP)、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分析GPP、NPP年际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GPP、NPP的响应。结果表明,湿地松林1993~2004年GPP、NPP的总量变化波动于1777~2160g Cm-2a-1之间和453~828gCm-2a-1之间,平均值分别为1941g Cm-2a-1和695gCm-2a-1。在研究时段内,GPP、NPP有缓慢增长趋势,GPP、NPP总量平均值从1990年代初期(1993~1996年)的1826、687gCm-2a-1上升到21世纪初期(2001~2004年)的2026、693gCm-2a-1。这主要是由于研究时段内GPP、NPP对降水缓慢增长的正响应造成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分析表明,CO2浓度倍增不利于湿地松林GPP、NPP的增长,但均不超过1.5%。在CO2浓度不增加条件下,GPP正向响应了降水单独变化和温度升高1.5℃且降水增加情景,正向响应NPP的情景条件是降水的单独变化;当CO2浓度倍增和气候改变时,预测的GPP正向响应了降水的变化,同时正向响应了温度升高1.5℃且降水变化;正向响应NPP的情景条件是降水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314 / 53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曹明奎 ;
李克让 ;
陶波 .
地理学报, 2004, (04) :581-591
[2]   地-气间碳通量气候响应的模拟 I.近百年来气候变化 [J].
杨昕 ;
王明星 ;
黄耀 .
生态学报, 2002, (02) :270-277
[3]   福建近41年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J].
闫淑君 ;
洪伟 ;
吴承祯 ;
毕晓丽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1, (06) :522-526
[4]   1982—1999年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郭庆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563-569
[5]   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孙睿 ;
朱启疆 .
遥感学报, 2001, (01) :58-61+83
[6]   中国森林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预测研究 [J].
刘世荣 ;
郭泉水 ;
王兵 .
生态学报, 1998, (05) :32-37
[7]  
CO2浓度变化和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及其平衡的影响(英文)[J]. Xiao 1,2 , X., J.M.Melillo 1, D.W.Kicklighter 1, Y.Pan 1, A.D.McGuire 3 and J.Helfrich 1 ( 1The Ecosystems Center,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Woods Hole, MA 02543, USA) ( 2 The Joint Program on the Science and Policy of Globa.植物生态学报. 1998(02)
[8]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J].
郑元润 ;
周广胜 ;
张新时 ;
杨奠安 ;
夏力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 (09) :837-840+891
[9]  
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D]. 罗天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1996
[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 科学出版社 , 冯宗炜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