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测试终点的土壤锌毒性阈值及预测模型

被引:23
作者
陈世宝
林蕾
魏威
刘继芳
马义兵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网
关键词
锌; 生物测试; 基质诱导硝化; 毒性阈值; 预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3 [土壤监测];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采用基质诱导硝化(PNR)、大麦根伸长、西红柿及小白菜生长毒性测试方法,结合Log-logistic模型,对我国16种典型土壤中锌(Zn)的毒性阈值(ECx)进行了测定,同时对Zn毒性与土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量化关系及其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壤中Zn的毒性阈值在不同测试物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以小白菜、大麦、西红柿及土壤微生物(PNR)测试的EC10均值分别为322,356,336,297mg/kg,以土壤微生物测试最低,以大麦根伸长测定结果最高;EC50均值则分别为:846,1471,1160,768mg/kg.不同测试方法对土壤中Zn毒性的敏感性顺序为:土壤微生物(PNR)>西红柿>小白菜>大麦,而不同测试方法的稳健性顺序则相反,表明PNR法是土壤Zn毒害最敏感的测试方法,而西红柿则是对土壤Zn污染胁迫最敏感的植物品种;不同毒性测试结果显示,EC50阈值的测定结果要敏感于EC10,而EC10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普遍大于EC50的测定结果.pH值是影响土壤Zn毒性阈值最为重要的因子,而基于土壤pH值,CEC,有机碳含量的归趋化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中Zn的生态风险阈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22 / 9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壤中外源锌对不同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 [J].
魏威 ;
梁东丽 ;
陈世宝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3) :538-543
[2]   利用稳定性Cu稀释技术测定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中不同pH条件下铜的E-值及L-值 [J].
陈世宝 ;
马义兵 ;
EnzoLombi ;
MikeJMcLaughlin .
化学学报 , 2011, (04) :459-465
[3]   用成组生物效应标记方法定量评价饮用水健康风险 [J].
骆坚平 ;
李娜 ;
马梅 ;
王子健 ;
饶凯锋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11) :1778-1782
[4]   硝化作用作为生态毒性指标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 [J].
夏月 ;
朱永官 .
生态毒理学报, 2007, (03) :273-279
[5]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J].
黄圣彪 ;
王子健 ;
乔敏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5) :705-713
[6]   Heavy metals and soil microbes [J].
Giller, Ken E. ;
Witter, Ernst ;
McGrath, Steve P.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9, 41 (10) :2031-2037
[7]   DOSE-RESPONSE REGRESSIONS FOR ALGAL GROWTH AND SIMILAR CONTINUOUS ENDPOINTS: CALCULATION OF EFFECTIVE CONCENTRATIONS [J].
Christensen, Erik R. ;
Kusk, Kresten O. ;
Nyholm, Niels .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009, 28 (04) :826-835
[8]  
Influence of ageing on zinc bioavailability in soils.[J].K Lock;C.R Janssen.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3, 3
[9]   THE USE OF SIGMOIDAL DOSE-RESPONSE CURVES IN SOIL ECOTOXICOLOGICAL RESEARCH [J].
HAANSTRA, L ;
DOELMAN, P ;
VOSHAAR, JHO .
PLANT AND SOIL, 1985, 84 (02) :293-297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