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菌初侵染源研究

被引:13
作者
左广胜
冉西京
杜生茂
张善财
田仕荷
机构
[1] 陕西省安康地区植保站
[2] 陕西省宁陕县农技站
关键词
稻曲病,初侵染源,厚垣孢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2.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摘要
采用田间空中孢子捕捉方法证明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具有气流传播的能力。种子和土壤带菌不可能是田间的主要初侵染源,萌发的黑色厚垣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在稻田外可能有适合于稻曲病菌黑色厚垣孢子休眠,并能在翌年夏季打破休眠、诱导萌发的菌源基地或中间寄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稻曲病田间发生规律调查 [J].
杜生茂 ;
张善才 ;
田仕荷 ;
黄开田 .
陕西农业科学, 1991, (03) :30-31
[2]   稻曲病发生规律与栽培防治研究初报 [J].
杜毅 ;
褚茗莉 ;
王疏 ;
徐慧民 ;
白元俊 ;
邵雪 .
辽宁农业科学, 1990, (06) :11-14+32
[3]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作用的研究 [J].
邓根生 ;
陈嘉孚 ;
杨治华 ;
刘铸德 .
中国农学通报, 1990, (02) :20-22
[4]   稻曲病病粒形成过程及对健粒的影响 [J].
王兴国 ;
汤洪涛 ;
杨勤莲 .
植物保护, 1989, (05) :30-31
[5]   水稻稻曲病菌菌核田间发生情况调查 [J].
金敏忠 ;
黎煜 .
浙江农业科学, 1987, (05) :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