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荒野的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及其主要学术思想评介

被引:19
作者
包庆德 [1 ]
夏承伯 [2 ]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2] 包头医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哲学走向荒野; 自然内在价值; 环境伦理学;
D O I
10.15994/j.1000-0763.2011.01.020
中图分类号
B82-058 [道德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罗尔斯顿曾是国际环境伦理学协会的创始人和《环境伦理学》杂志创刊者之一,同时担任美国国会与总统智囊团的环境事务顾问以及包括美国"荒野协会"在内的20多个环保团体顾问,现为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哲学系终身荣誉教授,2003年,因其在生态系统和伦理学方面,特别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杰出辩护而获得坦普顿奖。罗尔斯顿被誉为"环境伦理学之父",自诩为"一个走向荒野的哲学家",其以荒野自然观为本体论、以生态整体主义为认识论与思维方法、以客观的自然内在价值为价值论的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完整而开放的理论体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积极地把理论推向实践,使其在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128 +1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 [J].
刘福森 .
中国社会科学, 1997, (03) :45-53
[3]  
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J]. H.罗尔斯顿,初晓.哲学译丛. 1994(05)
[4]  
荒野哲学与山水诗[D]. 王惠.苏州大学 2008
[5]  
哲学走向荒野[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著, 2000
[6]  
环境伦理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