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蝗虫灾害的防治策略和技术 :现状与展望

被引:31
作者
郝树广
秦启联
王正军
康乐
李鸿昌
陈永林
李典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关键词
蝗虫; 管理策略; 防治技术;
D O I
10.16380/j.kcxb.2002.04.020
中图分类号
S433.2 [直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简要地综述了国际上对蝗虫灾害管理策略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包括 :监测与预警技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管理对策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方向。比较分析了国际、国内蝗虫发生及其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异同。国际上控制蝗虫灾害的理论、技术、措施、对策 ,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般来说 ,控制蝗虫灾害的IPM计划中应该包括 :在策略上 ,强调提前预防压制优于后期灭杀处理 ;在规律认识上 ,重视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 ,并将之模型化和标准化 ;在测报方法上 ,积极发展和改善监测预警技术水平 ,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遥感 (RS)技术集成引入到防治决策的整体系统中 ,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 ;在防治手段上 ,注意新型防治药剂和施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集成 ,增加用药效果 ;在天敌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 ,充分认识和评估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 ,正确地估计防治效益和挽回的损失 ,重视对环境价值的评价 ;同时加强多个地区间的联合与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531 / 5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蝗虫发生防治动态 [J].
黄辉 ;
朱恩林 .
大自然, 2001, (05) :29-30
[2]   蝗虫再猖獗的控制与生态学治理 [J].
陈永林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 (05) :341-345
[3]   关于蝗虫灾害减灾对策的探讨 [J].
康乐 ;
陈永林 .
中国减灾, 1992, (01) :50-52
[4]  
ENVIRONMENTAL, PHYSICAL, AND BEHAVIOURAL DETERMINANTS OF BODY TEMPERATURE IN GRASSHOPPER NYMPHS (ORTHOPTERA: ACRIDIDAE)[J] . Derek J. Lactin,Dan L. Johnson.The Canadian Entomologist . 199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