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化小生产的内生逻辑

被引:1
作者
杨建华
机构
[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社会化小生产; 企业; 企业管理; 生产网络; 家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什么社会化小生产会成为工业化、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社会化小生产形成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文章认为,社会化小生产的内在逻辑主要是经济成长的内生需求,社会资本的网络拓展以及中华二律和合文化的模式建构。这其中包括: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工业化生产,家庭家族基础上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小生产为人们提供了获取最大物质利益与经济效益的可能,最大可能地发掘利用了中国传统社会资本,最大限度融合了亲缘、地缘、业缘与理性契约。同时,浙江地域文化中的"开放"的海洋文化与"务实"的内陆文化融合、"有为"的儒家文化与"无为"的道家文化融合、"重商"的吴越文化与"重农"的中原文化融合、"进取"的西方文化与"中庸"的东方文化融合正是中华二律和合文化精神折射。这种二律和合文化精神导引着社会化小生产模式的建构,形成了家庭、家族与企业相融合的生产组织,分散化、专业化、小规模与块状、集群相融合的生产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社会化小生产:一个现代化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浙江改革开放三十年现代化实践的研究 [J].
杨建华 .
上海经济研究, 2008, (07) :3-19
[3]  
经验中国.[M].杨建华;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2005,
[5]  
实践理性批判.[M].(德) 康德; 著.人民出版社.2003,
[6]  
判断力批判.[M].(德)康德著;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7]  
中华早期和合文化.[M].杨建华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8]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9]  
经济与社会.[M].[美]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瑟 著;刘进等 译.华夏出版社.1989,
[10]  
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美]帕森斯 著;梁向阳 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