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红壤旱地氨挥发对氮施用量、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20
作者
周静 [1 ]
崔键 [2 ]
王国强 [1 ]
何圆球 [3 ]
马友华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 施氮量; 气象因子; 氨挥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红壤旱地种植牧草马唐和蔬菜冬萝卜轮作试验,研究了在春秋二季红壤旱地氨挥发对不同施氮量和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红壤旱地春季牧草实验,氮肥处理N90、N160和N230,氨挥发持续10~17d,在施肥后6~8d达到峰值,峰值(扣除对照N0)分别为N0.11、0.57和1.84kghm-2d-1。秋季氮肥处理N70、N130、N190和N250以基肥和以水带肥追施(基/追比为7∶3)氨挥发持续时间均为10~11d,基肥氨挥发峰值(扣除对照N0)分别为N0.02、0.05、0.06kghm-2d-1和0.09kghm-2d-1;追肥氨挥发峰值(扣除对照N0)分别为N0.05、0.22、0.38kghm-2d-1和0.72kghm-2d-1。不同施氮处理,春季累计氨挥发量为N0.67~5.16kghm-2,占施入肥料N的0.74%2.24%;秋季累计氨挥发量为N0.37~3.04kghm-2,占施入肥料N的1.31%3.69%。红壤旱地春秋二季氨挥发量(y)均随施N量(x)的提高而指数递增,其关系式分别为:y=0.1576e0.0146x和y=0.1826e0.0112x。显著性检验表明,春秋两季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土壤氨挥发量及挥发通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春秋二季基肥氨挥发总量和通量均与气温、气压、蒸发量和土温等环境气象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期施肥条件下小麦农田氨挥发损失的原位研究 [J].
王旭刚 ;
郝明德 ;
陈磊 ;
张少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18-24
[2]   砖红壤中氨挥发特征研究初报 [J].
罗微 ;
茶正早 ;
屈明 ;
林清火 ;
林钊沐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1) :118-122
[3]   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宋勇生 ;
范晓晖 ;
林德喜 ;
杨林章 ;
周健民 .
土壤学报, 2004, (02) :265-269
[4]   稻田氮肥的氨挥发损失与稻季大气氮的湿沉降 [J].
苏成国 ;
尹斌 ;
朱兆良 ;
沈其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84-1888
[5]   15N标记水稻控释氮肥对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J].
刘德林 ;
聂军 ;
肖剑 .
激光生物学报, 2002, (02) :87-92
[6]   氨挥发与土壤水分散失关系的研究 [J].
高鹏程 ;
张一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22-26
[7]   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J].
曹兵 ;
李新慧 ;
张琳 ;
邹国元 ;
高祥照 ;
赵春江 .
华北农学报, 2001, (02) :83-86
[8]   江苏南部地区稻麦两熟土壤中尿素的氨挥发损失 [J].
曹金留 ;
田光明 ;
任立涛 ;
蔡祖聪 ;
何任红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51-54
[9]   现代精准农业及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J].
刘爱民 ;
封志明 ;
徐丽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20-25
[10]   热带—亚热带多雨湿润区旱地土壤尿素氨挥发研究 [J].
艾绍英 ;
姚建武 ;
刘国坚 ;
周修冲 .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06)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