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观草属部分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17
作者
蔡联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
关键词
鹅观草属; 叶表皮; 分类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 [植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在过去叶表皮实验的基础上 ,本文从鹅观草属不同组、系中新增解剖了 1 6个有代表性的种。根据这些种叶片反映的表皮微形态特征 ,进一步证实了鹅观草属共族分属以及属下类群划分的正确性 ,揭示了属中各主要类群的演化水平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最后表明 :鹅观草属的半颖组最原始 ,在系统发育中它可能既派生了较进化的小颖组和大颖组 ,又派生了最进化的长颖组 ;在大颖组中 ,齿草系较原始 ,纤毛草系较进化 ,宽叶草系最进化 ,纤毛草系和宽叶草系可能相继起生于齿草系。并且 ,鹅观草属的这种进化关系同过去细胞学和形态学提供的证据是基本一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8+472 +472-4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试论鹅观草属的亲缘演化关系 [J].
蔡联炳 .
西北植物学报, 1998, (04) :133-139
[2]   鹅观草属五个类群的核型与进化 [J].
蔡联炳 ;
冯海生 .
广西植物, 1998, (01) :36-41
[4]   中国鹅观草属的分类研究 [J].
蔡联炳 .
植物分类学报, 1997, (02) :148-177
[5]   鹅观草属与披碱草属属界划分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J].
朱光华 ;
解新明 ;
杨锡麟 .
西北植物学报, 1990, (01) :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