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水生生物强化系统模拟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袁冬海 [1 ]
席北斗 [1 ]
魏自民 [1 ]
王灏良 [2 ]
王京刚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北京华璞智海科技有限公司水务部
[3] 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微生物-水生生物; 高效微生物; 前置库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模拟试验装置,对利用高效微生物菌剂促进填料快速挂膜,并和水生植物联合作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群表现出了良好的种群环境适应能力,高效微生物在局部水域形成微生物数量上的优势,也为在秋冬季低温水体中保持较高的去除效果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且固定化微生物扩散的高效微生物在下游水体的植物根区附着,可强化根际微生物的活性。实验模拟了暴雨后和正常状况下两种工况,该处理系统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别为:工况1(暴雨后)进水TN、TP及CODCr值范围分别在11.6~16.4mg·L-1、1.75~1.95mg·L-1和34~48mg·L-1时,出水TN、TP及CODCr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4%,69%和81%以上;工况(2正常状况),TN进水2.3~4.2mg·L-1,平均去除率52%;TP进水0.9~1.4mg·L-1,去除率稳定在55.4%;CODCr的去除率也在78%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水生生物强化系统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效果明显,但其在前置中的稳定运行,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应用 [J].
程伟 ;
程丹 ;
李强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 (01) :6-9
[2]   应用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富营养化源水试验研究 [J].
王平 ;
吴晓芙 ;
李科林 ;
胡曰利 ;
不详 .
环境科学研究 , 2004, (03) :39-43
[3]   基因工程菌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J].
沈士德 ;
梁和平 .
勘察科学技术, 2003, (06) :21-23
[4]   前置库技术在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J].
张毅敏 ;
张永春 ;
左玉辉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 (06) :342-344
[5]   环太湖河道水质分析与入湖污染物负荷量估算 [J].
郑一 ;
王学军 ;
江耀慈 ;
周修炜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1, (01) :40-44
[6]   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效应 [J].
李雪梅 ;
杨中艺 ;
简曙光 ;
黄增贤 ;
梁近光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82-86
[7]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8]  
Role of aquatic plant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artificial wetlands .2 Gersberg,R.M,Elkins,B.V,Lyon,S.R,Goldman,C.R. Water Research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