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对杂交水稻群体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鲁伟林
祁玉良
余新春
严德远
胡建涛
何道君
机构
[1]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吸收; 产量; 群体质量;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8.03.07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索超高产条件下水稻氮素需肥规律和各群体质量指标。[方法]以杂交水稻Q优1号为试材,251.7 kg/hm2为标准施氮量(ST),设5个施氮处理,在田间精确定量栽培条件下比较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在ST±15%的施氮范围内,单位面积穗数变化不大,低于或高于此范围,单位面积穗数均降低。施肥处理中每穗颖花数相差不大,结实率和千粒重都以ST处理为最高。高峰苗数及有效穗数以ST-15%的氮肥用量处理为最高。成穗率以ST和ST+15%的氮肥用量处理较高。最大LAI、茎鞘叶物质输出量和茎鞘叶物质输出率以ST施氮量为最高,对稻谷产量贡献率以ST-15%施氮量为最高。ST与ST+15%的施肥处理上5叶表现出高产的叶长次序。齐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ST施氮量为最高。[结论]Q优1号获得高产的适宜用氮量为256.4 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926 / 92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