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大学与民国乡村建设——以燕京大学清河实验区为个案的考察

被引:11
作者
张德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
燕大社会学系; 清河实验区; 乡村建设; 社会调查;
D O I
10.13262/j.bjsshkxy.bjshkx.2013.02.012
中图分类号
K258 [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 B979 [基督教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010107 ;
摘要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0年开办了清河实验区,分经济、调查、社会、卫生四股开展工作,设立了完备的组织机构与工作计划,并常派学生实习。实验区在清河推广小本贷款,成立信用合作社,推广优质家畜品种,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率;还为儿童开办儿童会及幼稚园,组织妇女从事手工副业,并在当地设立图书馆及开展体育活动,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实验区注重改善当地的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对产婆进行培训,提倡新式接生。实验区的活动虽然在抗战爆发后停止,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清河乡村面貌,提高了乡民的经济及精神生活水平,但因政治、经济体制等原因,无法真正改变乡村积贫积弱的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Grace Boynton.Yenching Univerisity Goes to the Country. . 1933
[2]  
Letter from Dwight W.Edwards to Members of theInternational Committee,Princeton-YenchingFoundation,April 6,1936. .
[3]  
Dwight W Edwards.《Yenching University》. .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