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油田沙三中层序格架内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23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李中超
毛立华
曾大乾
尹艳树
机构
[1] 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长江大学
[3] 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储层结构; 非均质性; 砂体厚度; 物性; 濮城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1 [油气田开发地质论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濮城油田沙三中油藏的研究表明 ,基准面旋回控制了砂体展布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在短期基准面上升期 ,形成向上物性变差、高渗段位于砂层下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 ;而在短期基准面下降期 ,形成向上物性变好、高渗段位于中上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在中长期基准面较低位置处 ,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 ,沟道相对较为发育 ,物性相对较好 ;而在中长期基准面较高位置处 ,砂体厚度薄、面积小 ,沟道不发育 ,储层物性较差。在中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内形成向上物性变差的层间非均质格局 ,而在中长期下降期则形成向上物性变好的非均质性格局。在水下扇前缘区 ,靠近湖心区其剖面上砂体中的沟道成分减小 ,砂体连通性和连续性及物性变差 ;而向岸方向则砂体相对较连续 ,物性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83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模式 [J].
郑鸿稳 .
石油学报, 2002, (04) :24-28+6
[2]   濮城油田沙三上地层基准面旋回及储层流动单元 [J].
曾大乾 ;
李中超 ;
宋国英 ;
汤军 ;
张昌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39-42+6
[3]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 [J].
尹太举 ;
张昌民 ;
赵红静 ;
樊中海 ;
李中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79-82+11
[4]   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 [J].
郑荣才 ;
彭军 ;
吴朝容 .
沉积学报, 2001, (02) :249-255
[5]   沉积基准面变化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J].
樊太亮 ;
李庆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2) :28-34
[6]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 [J].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熙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177-184
[7]   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J].
邓宏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