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DGKS9617岩芯物源研究

被引:7
作者
余华
刘振夏
熊应乾
李巍然
王昆山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东海; 沉积物物源; 重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4.015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海内陆架东北部DGKS9617岩芯以55cm为界明显地分为两个沉积相,岩芯下部(55~851cm)潮流作用明显,为浅海潮流相,而上部(0~55cm)潮流作用不明显,为浅海相沉积。岩芯的重矿物含量特征,Fe、Mn、V、Cr、Ni、Cu、Zn等7个元素的判别函数计算结果,以及碳酸盐分析和Ba—Sr—Zn三角判别图均一致显示岩芯沉积物的重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长江沉积物类似,柱样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虽然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环境差别较大,但其物质来源并未发生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 [J].
李双林 ;
李绍全 ;
孟祥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4) :21-28
[2]   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硅藻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J].
李超 ;
蓝东兆 ;
方琦 .
台湾海峡, 2002, (03) :351-359
[3]   长江、黄河沉积物中碳酸盐组成及差异 [J].
范德江 ;
杨作升 ;
王文正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1) :62-66
[4]   东海沉积物中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的孢粉学证据 [J].
李珍 ;
王永吉 ;
刘振夏 ;
徐小薇 .
海洋通报, 2001, (05) :1-9
[5]   长江与黄河现代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及其示踪作用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10) :68-75
[6]   苏北滨海平原全新世沉积物物源研究——元素地球化学与重矿物方法比较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张家强 .
沉积学报, 1999, (03) :458-463
[7]   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组合特征 [J].
孙白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3) :23-34
[8]   东海沉积环境分区及其基本特征 [J].
牛作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2) :27-36
[9]  
中国近海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许东禹等主编, 1997
[10]  
东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秦蕴珊,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