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12
作者:
苏本营
[1
]
张璐
[2
]
陈圣宾
[2
]
王冰雪
[2
]
蒋高明
[1
,2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区域;
农田生态系统;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9.029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利用模型量化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并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0—2006年间,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476.5g·m-2·a-1(以C计)上升到2006年的544.2g·m-2·a-1(以C计)。空间格局中以鲁东、鲁中和鲁南较高,鲁西南和鲁北较低。各地市中以枣庄最高,为691g·m-2·a-1(以C计);东营最低,约424.4g·m-2·a-1(以C计)。另外,莱芜、临沂及菏泽等地也相对偏低。通过对影响农田生态系统NPP的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气候因子中对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贡献最大的为降水;人为因子中以农膜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农药、机械、化肥,而劳动力的贡献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降低,人口密度的过大对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36 / 2041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