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预处理对小鼠动脉硬化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曹阳
徐江平
冯红斌
缪海生
梁慧明
胡文利
机构:
[1] 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2] 南方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脑动脉;
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再灌注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12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高胆固醇食物喂养10周,替米沙坦预处理组(n=20):高胆固醇食物饲喂8周后替咪沙坦0.3mg/(kg·d)拌入食物中连续饲喂2周。喂养10周后同时建立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缺血1h,再灌注23h。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用尾袖法测量血压;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梗死面积百分比;计算两组动物死亡率;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如下:0分为无神经功能损害体征,1分为右前爪肌力减弱,2分为躯体向左侧弯曲,3分为向左侧作旋转运动,4分为无自主运动;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超氧化物阴离子的产生情况。结果:剔除实验结束前死亡动物,对照组死亡5只,替咪沙坦预处理组死亡4只。对照组15只和替咪沙坦处理组16只计入结果。①替咪沙坦预处理对动物血压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替咪沙坦预处理对动物血压无明显影响犤(101±3),(105±5)mmHg;(87±6),(88±3)mmHg;(93±5),(94±6)mmHg,P>0.05犦。②替咪沙坦预处理对梗死面积的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见恒定的白色梗死灶,与对照组相比,替咪沙坦预处理组梗死面积减小,差异显著(P<0.05)。③替咪沙坦预处理对动物死亡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替咪沙坦预处理能降低动物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含水量犤46.67%,31.13%;2.75±0.20,2.00±0.30;(83.29±0.45)%,(80.17±0.32)%,P<0.05犦。④替咪沙坦预处理对脑血流的影响:中脑动脉梗死后,梗死灶中心区脑血流均降至基线值20%以下,再灌注后预处理组脑血流高于对照组(P<0.05)。而梗死灶半暗区脑血流均降至基线值50%以下,梗死后30min至再灌注后,预处理组脑血流高于对照组(P<0.05)。⑤替咪沙坦预处理对氧应激的影响:梗死灶活性氧的产生增加,替咪沙坦预处理组活性氧的产生不明显。替咪沙坦预处理组还原型辅酶Ⅱ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犤(0.512±0.030),(0.782±0.032)mkat/g,P<0.05犦。结论:预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可以缩小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梗死面积,降低脑水肿和动物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抑制超氧化物阴离子的产生和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活性增加,从而减轻了脑损害的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4+258
+25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