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社会理论的新转向

被引:23
作者
林晓珊 [1 ,2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
[2]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流动性; 现代性; 全球化; 反思性现代性; 社会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全球化时代的突飞猛进加剧了日常生活的流动性,使流动性本身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生活世界的这一剧烈变化投射在社会理论之中,便是在鲍曼、厄里、卡斯特、贝克等人的推动下,西方社会理论的前沿研究出现了流动性转向的新趋势,并使流动性成为观察和理解社会变迁的一个新维度。在现代性、全球化以及反思性现代性的相互交织中,流动性这一概念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并日益演化成一个饱含生活政治意蕴的关键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社会学的邀请.[M].(美) 威特;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流动的现代性.[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3]  
自反性现代化.[M].(德)乌尔里希·贝克(UrichBack)等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4]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多少算够.[M].(美)艾伦·杜宁(AlanDurning)著;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  
城市社会学.[M].(美)帕克(Park;R.E.);(美)麦肯齐(Mckenzie;R.D.)著;宋俊岭;吴建华译;.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