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DNA导入大麦的研究初报

被引:5
作者
吕敬先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分子杂交,外源,脱氧核糖核酸,大麦/浸胚法;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94.06.008
中图分类号
S512.3 [大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两种浸胚法将玉米DNA导入大麦湘皮1号,获得矮秆、大穗、高结实率的株行材料。改良浸胚法能大幅度地提高外源DNA直接导入的引变频率(由5.93%提高到70.80%),认为外源DNA导入具有双重作用的提法有合理性,生物诱变包含返祖和突变两个方面。同时推断改良浸胚法的本质是外源DNA渗入“受体”的“累加”效应,基因转移和突变共同构成分子育种空前的“创造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大麦品种志.[M].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9,
[2]  
现代育种学的发展.[M].王鸣 著.农业出版社.1979,
[3]   DNA直接导入法在大麦育种中的应用(综述) [J].
赵福宽 ;
刘秉礼 ;
归燕 .
大麦科学, 1994, (01) :9-10
[4]   论生物诱变——外源DNA导入的双重作用 [J].
万文举 ;
邹冬生 ;
彭克勤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2, (04) :886-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