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D-10编码的0~14岁儿童伤害外因和后果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晓剑 [1 ]
李丽萍 [1 ]
卢耀贵 [1 ]
林文杰 [2 ]
俞敏 [3 ]
徐青华 [4 ]
郑筠 [5 ]
机构
[1] 汕头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研究中心
[2] 南澳县人民医院
[3]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常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儿童伤害;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79 [儿童、少年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4 ;
摘要
目的为了更加准确的制定预防策略和更加有效地实施干预,深入了解儿童伤害的外因和后果。方法根据ICD-10编码对广东南澳县和浙江常山县2006年4月~2008年3月两年的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外因编码和后果编码,然后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广东南澳县不同性别儿童的伤害外因编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而后果编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9),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的伤害外因编码和伤害后果编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浙江常山县不同性别儿童的伤害外因编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后果编码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的伤害外因编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68),而后果编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跌倒仍是儿童伤害的重要原因,但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的特点。而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主要是头部。因此应针对不同地域,性别,年龄制定和实施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更加有效地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51 / 5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38例农村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分析 [J].
王莉 ;
李薇 ;
姚尚满 ;
曹菲 ;
刘瑛 ;
曹郡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8, (04) :409-410
[2]   米易县农村0~14岁儿童伤害的监测 [J].
蒲玉红 ;
庄福明 ;
黄君安 ;
栾荣生 ;
易光辉 .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04) :678-680
[3]   儿童伤害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控制 [J].
张睿 ;
李丹 ;
曹若湘 ;
段蕾蕾 .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04) :287-289
[4]   湖北部分地区2000~2001年0~14岁儿童伤害特征研究 [J].
熊忠贵 ;
刘筱娴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 (01) :17-19
[5]   2553名7~16岁儿童伤害的现况分析 [J].
李丽萍 ;
黄革 ;
马小红 ;
罗家逸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 (01)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