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移植性肝癌(BERH-2)的研究 Ⅰ.建株、形态和超微结构及甲胎蛋白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强家模
季闻行
孙兰英
徐永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球蛋白; 肝癌模型; BERH-2; 肝癌细胞; AFP; 大鼠移植性肝癌; 超微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4年在Wistar品系大鼠用DENA诱发得原发性肝癌,移植于同品系幼鼠建立了一株AFP为阳性的大鼠移植性肝癌,命名为BERH-2。病理鉴定为肝细胞肝癌,至今已三年多,传至第70余代,目前生长稳定。利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这株BERH-2肝癌的原发灶及建株过程中各代宿主的血清,AFP恒呈阳性。超微结构表明存在着基质电子密度不同的两类细胞。BERH-2肝癌的生长与宿主血清中AFP含量的增加呈平行的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169 +169-1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使用免疫酶标法、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标电镜法观察甲胎蛋白在人胚组织中的分布 [J].
潘玉芝 ;
姚曾序 ;
金心梅 ;
邓正文 ;
张容华 .
实验生物学报, 1978, (01) :125-135+174
[2]   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甲胎蛋白变化的定性和定量观察 [J].
葛锡锐 ;
许河生 ;
施渭康 ;
季闻行 ;
李绍康 ;
姚鑫 .
实验生物学报, 1978, (01) :105-108
[3]   大鼠3′-甲基-4,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3′-MeDAB)诱癌过程甲胎蛋白的动态变化和免疫酶标记定位观察 [J].
CANCER RESEARCH GROUP ;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
ACADEMIA SINICA ;
SHANGHAI DEPARTMENT OF PATHOGENO-PATHOLOGY ;
SHANGHAI COLLE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
SHANGHAI AND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
SHANGHAI CANCER HOSPITAL ;
SHANGHAI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76, (01) :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