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性统治”何以可能——兼论哈贝马斯技术理性批判的反思向度

被引:20
作者
刘伟
陈锡喜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技术理性; 意识形态批判; 科学技术; 哈贝马斯; 马克思;
D O I
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技术理性"作为人类理性的一种现代模式,它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呈现出三重逻辑,即理性思想演化的历史逻辑、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逻辑、批判理论功能隐退的思想逻辑。"技术理性统治"的有效性基础体现为:以强大的迷惑性为内在属性,在意识形态功能属性生成上遵循"外部追加"到"内在蕴含"的逻辑,以"欲望满足"作为意识形态控制的作用机制。哈贝马斯对"技术理性"作了富有洞见的考察和极具张力的批判,但其有效性受到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总体性界限的束缚。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技术理性"批判的哲学方法论,重申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精神要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3]  
哈贝马斯.[M].(英) 埃德加;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英)约翰·B.汤普森(JohnB.Thompson)著;高銛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
[5]  
启蒙辩证法.[M].[德]霍克海默等 著;渠敬东等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  
哈贝马斯.[M].(英)威廉姆·奥斯维特(WilliamOuthwaite)著;沈亚生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8]  
单向度的人.[M].(美)马尔库塞(Marcuse;H.)著;刘 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9]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德)胡塞尔(Hussrl;E.)著;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0]   批判理论的界限——对法兰克福学派主导思想的反思 [J].
俞吾金 .
探索与争鸣, 2014, (12)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