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人才过度流动了吗——基于国家“杰青”获得者的实证分析

被引:40
作者
黄海刚 [1 ]
曲越 [2 ]
连洁 [1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人才流动; 国家“杰青”; 人才争夺; “双一流”建设;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8.06.09
中图分类号
C964.2 [];
学科分类号
120202 ; 1204 ;
摘要
高校之间为争夺高端人才而导致的人才无序流动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利用1994—2014年国家"杰青"获得者数据,通过手动搜索和CV研究法,共获得405位具有主动、清晰职业流动轨迹的学者。通过分析这一高端人才群体的职业流动路径和网络,发现:我国高端人才流动不存在过度问题,但存在区域和机构间的不均衡、不对等状态;中西部和东北部"人才危机"并未表现在人才流出的规模上,而是严重的人才逆差和较弱的人才吸引力;大学声望和区域经济实力以及创新活力的结合,是影响高端人才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不论大学还是研究者,都最大限度地寻求高端人才与优势学科的精准匹配;将特定区域的"人才困境"归因于东南部高校的"挖角",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人才流失到人才环流:国际高水平人才流动的转换 [J].
黄海刚 .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38 (01) :90-97+104
[2]   A taste for science? PhD scientists' academic orientation and self-selection into research careers in industry [J].
Roach, Michael ;
Sauermann, Henry .
RESEARCH POLICY, 2010, 39 (03) :422-434
[3]  
Ability and employer learning: Evidence from the economist labor market[J] . Paul Oyer.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 2008 (2)
[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或自助者名录[2004-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