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冲突与弥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未来走向

被引:37
作者
刘清生
机构
[1] 常德市人民检察院
[2]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未成年人案件; 犯罪记录封存; 正当性; 有效性; 未来走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启动上规定了"依职权自动封存模式"。它与我国《公务员法》等诸多法律法规以及行政规章等仍有明显的冲突。受制传统观念等因素,我国尚有一系列制度歧视和标签效应难以及时消除。现有的冲突不及时弥合,将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施效果和未来走向。在规范和事实之间,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需要坚持严格依法原则、适度扩充原则和尊重现实原则,进而明确多元化的启动模式、完善封存档案的基本要求、充实违法封存的救济途径以及实现解封程序的正当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构建中国犯罪记录查询制度的思考 [J].
于志刚 .
中国司法, 2008, (10) :40-45
[2]  
2012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樊崇义, 2012
[3]  
刑罚消灭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于志刚著, 2002
[4]  
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 .2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