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应教尽教

被引:93
作者
周序
付建霖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学业负担; 应试; 课堂教学; 双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减负的初衷在于为学生提供自由成长的空间,但在考试的压力下,如果课堂教学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考试,则减负难免流于空洞。既有的课改采取的是"少教多学"的思路,这一思路和"应试"的需求格格不入,不但无法促进减负的落实,反而会滋生出更多的负担。"双减"政策提出了"应教尽教"的方案,试图将"育人"的初衷和"应试"的需求合二为一,从而为减负工作指明了方向。"应教"的范围并不是一切可能考试的内容,而是知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重要节点;"尽教"则意味着搭建起学生经验和知识之间的桥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减量提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深度学习”与知识的深度认识 [J].
周序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8 (05) :169-175
[2]   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 [J].
郭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6, 14 (02) :8-26+187
[3]   基于应试教育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J].
王建军 .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 (11) :58-58
[4]   应试教育条件下的学生学习行为模型 [J].
钱林晓 ;
王一涛 .
教育与经济, 2006, (01) :55-58
[5]   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 [J].
钟启泉 ;
有宝华 .
全球教育展望, 2004, 33 (10) :3-7
[6]   关于教辅材料依然热销的冷思考 [J].
肖云 .
家长, 2004, (05) :7-10
[7]  
走进新课程.[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民主主义与教育.[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