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增效剂提高水田中氮肥肥效的作用

被引:5
作者
赫崇岩
赵玉珍
王庆
李忠彦
隗晓岚
高金方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生物物理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生物物理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生物物理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生物物理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生物物理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生物物理室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深施; 残留率; 表施; 硝化抑制剂; 水稻产量; 肥料氮; 氮肥利用率; 尿素氮; 微区; 氮素平衡; 水田;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81.03.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 施入水田中的NH4+态氮肥,在土壤表面(氧化层)经硝化细菌的作用,氧化成NO3-,随水淋至耕层下部的还原层,在嫌氧条件下,经反硝化作用还原成N2而挥发。Broeshart(1971)综合六个国家的联合试验,指出水田土壤中氮的气态损失为17~19%(氮肥深施处理为7~19%)。郭智芬等在湖北省试验条件下研究证明尿素氮的损失量为20~30%,碳铵氮的损失量为40%左右。可见,氮肥的损失是很大的。为防止或减少这种损失,曾提出铵态氮深施(施于还原层)的措施,在这里,NH4+被土壤胶体吸附在原位,减少了淋失,同时也避免了硝化作用,因而也不会有反硝化的挥发损失,减少氮素挥失的另一种办法,是在施用氮肥的同时,施用硝化抑制剂,抑制了硝化作用,也就堵塞了反硝化挥失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