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不是对外需的替代而是支持——兼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被引:4
作者
李慧中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内需; 出口; 母市场效应; 城镇化; 收入分配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由于外部市场与内部生产成本原因,中国的出口增长放缓,扩大内需被提为主要经济国策。城镇化与收入分配改革被看作扩大内需的两大轮子,外需在很大程度上被"替代"。其实,一方面,我们应该相信内需的扩大效应;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白它在短期内的有限性与国际分工在长期意义上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亟待研究与发现那些在内需被扩大的同时,不仅不是对外需的替代,相反由于规模经济效应产生新成本优势的部门,即具有"母市场效应"的部门。对于这些部门的内需的引导与鼓励,恰恰可以让我们在今后经济增长过程中实现内需与外需的并举并旺。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母市场效应”——基于ISIC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李慧中 ;
祁飞 .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03) :41-45+88
[2]   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 [J].
马晓河 ;
胡拥军 .
改革, 2010, (10) :30-45
[3]   本土市场效应及其对中国省间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J].
张帆 ;
潘佐红 .
经济学(季刊), 2006, (01) :307-328
[4]   消费条件模型和各地区消费条件指数 [J].
樊纲 ;
王小鲁 .
经济研究, 2004, (05) :13-21
[5]  
Increasing Returns versus Nation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Pattern of U.S.-Canada Trade[J] . Keith Head,John 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1 (4)
[6]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 . Paul Krugma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0 (5)
[7]  
Does Economic Geography Matterf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sation? .2 Davis D,Weinstein D. NBER Working Papers 5706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