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一个本土化的NGO——记侯远高和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被引:5
作者
梁艳菊
机构
关键词
NGO; 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彝族; 诺苏;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病; 凉山; 本土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42.6 [妇女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2002年1月,当中央民族大学教师侯远高返回故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做调研时,这位从美姑县阿牛家支走出来的彝族知识分子被自己看到的一切所震惊:在调查中,他发现毒品和艾滋病给彝族乡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面对一个个破碎的家庭,看到一个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从这一年起他和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西昌学院的几位彝族学者利用寒暑假深入彝族乡村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完成了几个应用研究项目。他们最初的目标,主要是想引起当地民众和政府官员对存在的问题的重视。但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彝族乡村的公共危机正迅速升级。侯远高意识到,仅仅通过自己的应用研究成果来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是不够的。他们决定,要立足自身的能力和条件,采取直接救助行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