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中国9省份、1772个农户、跨度10年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检验了林地面积变动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因果效应,并进一步从非农就业、林种结构、林地规模和收入水平的异质性视角对上述效应加以分析。利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以后,估计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相比于控制组,林地面积增加使得农户资本投入强度提高了约26%31%,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是劳动力投入强度的增加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种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与农户的非农就业行为密切相关。从异质性角度看,上述处理效应在统计上仅对务农为主、拥有小规模林地和商品林为主的农户成立。这凸显出生态公益林的投资激励问题并没有因集体林改而得到有效解决。受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约束,林地面积增加对用材林为主的农户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投资激励效果。对于家庭收入水平,林地面积增加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影响呈现出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上述结论为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政策着眼点和目标指向性提供了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