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不同农田耕作模式土壤水分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26
作者
杨秀春
徐斌
严平
刘连友
色布力玛
不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草原工作站 北京
[4] 北京
[5]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关键词
土壤风蚀; 农牧交错带; 耕作模式; 土壤水分;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2.033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在农牧交错带———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的野外实验研究,在作物(油菜)发育期间,观测了免耕、深松、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浅耕与垄作处理等8种耕作模式的土壤水分特征;在秋收后的农田休闲期,观测了秸秆还田翻耕、深松耕作、传统翻耕、免耕低茬(茬高10cm)和免耕高茬(茬高4 5cm)等5种耕作模式的土壤水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区,采用不同耕作模式,对田块土壤水分含量有着直接影响。在作物发育期间,垄作处理蓄水保墒能力相对较强,免耕、浅耕蓄水保墒能力相对较差,翻耕覆盖、深松耕作、传统翻耕蓄水保墒能力相对居中;秋收后,免耕高茬蓄水保墒效果最好,深松耕作、传统翻耕蓄水保墒能力居中,秸秆还田翻耕、免耕低茬蓄水保墒效果较差。本文所得结论对农牧交错带旱作农田有效保蓄土壤水分、提高农田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增强农田防风抗蚀能力有积极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直立植物—砾石覆盖组合措施的防风蚀作用 [J].
董治宝 ;
高尚玉 ;
Fryrear D W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1) :7-11+17
[2]   内蒙古后山地区土壤风蚀问题初论 [J].
董治宝 ;
陈广庭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7, (02) :84-90
[3]   中国北方土壤风蚀问题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J].
陈渭南,董光荣,董治宝 .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05) :6-12
[4]   内蒙古奈曼旗中部农田土壤风蚀及其防治 [J].
徐斌 ;
刘新民 ;
赵学勇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3, (02) :75-80+88
[5]   影响土壤风蚀主要因素的风洞实验研究 [J].
刘玉璋 ;
董光荣 ;
李长治 .
中国沙漠, 1992, (04) :44-52
[6]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 气象出版社 , 国家气象局编定, 1993
[7]  
Effects of soil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illage systems on surface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and crust formation on a sandy loam in semi-arid Kenya. Gicheru Patrick, Gachene Charles, Mbuvi Joseph, et al.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