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增加异烟肼肝毒性的机制探讨

被引:9
作者
王建刚
王淑英
赵建龙
宋晓伟
郑海燕
赵立法
林滢
王向红
王晓兰
机构
[1] 洛阳医专药理教研室
[2] 洛阳医专病理教研室
[3] 洛阳医专生化教研室
[4] 洛阳医专病生教研室
[5] 洛阳医专低温医学研究室
[6] 洛阳医专机能学科实验室
关键词
异烟肼; 利福平; 肝毒性; 膜脂质过氧化; 线粒体Ca2+ATP酶; 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D O I
10.15926/j.cnki.issn1672-688x.1999.01.004
中图分类号
R978.3 [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福平增加异烟肼肝毒性的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异烟肼组、利福平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肝指数、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肝微粒体P450和线粒体Ca2+ATP活性,及肝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或实验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用药组的MDA、GPT明显增高,线粒体Ca2+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肝细胞坏死较为明显。结论 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用药后肝毒性增加与膜脂质过氧化、线粒体Ca2+ ATP酶受损及利福平诱导肝药酶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抗结核化学疗法——现在和未来 [J].
严碧涯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 (07) :3-3
[2]   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J].
焦小玲 ;
王济民 ;
王小森 ;
杨毓章 ;
肖跃平 ;
爱民 ;
任利平 ;
马恩博 ;
杨占斌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1995, (02) :77-80
[3]   四氯化碳中毒大鼠肝脏Ca2+-ATP酶和磷酸化酶a活性的研究 [J].
赵宝昌 ;
姚晓丹 ;
顾淑珍 ;
杜国忠 ;
欧阳启楣 ;
林钧材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0, (04) :25-2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