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背石磺的胚胎和幼虫发育

被引:23
作者
王金庆
成永旭
吴旭干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上海 ,上海
关键词
瘤背石磺; 胚胎发育; 卵内担轮幼虫; 卵内面盘幼虫; 大面盘幼虫; 附着期; 匍匐幼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在水温27~29℃、气温27~31℃和海水盐度为16的环境条件下人工孵化瘤背石磺的卵块,根据早期发育的形态变化将其划分为胚胎发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内担轮幼虫、卵内面盘幼虫)和幼虫发育(包括开口期、大面盘幼虫、附着期、匍匐幼虫)两个阶段。受精卵发育至卵内担轮幼虫需要51h,胚胎发育89h后变态为卵内面盘幼虫,第7天面盘幼虫孵化出卵,直径增大1倍;第23天幼虫变态为匍匐幼虫,虫体直径为受精卵的4倍。分析认为,瘤背石磺的胚胎发育具备典型的不等全裂、螺旋卵裂特征,幼虫为典型的腹足纲面盘幼虫形态;温度对胚胎发育时间影响显著而充气可以加速幼虫孵化出卵;面盘幼虫需要有适宜的潮间带环境和饵料(如底栖硅藻)才可以正常附着变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Reproductive ecology of the marine pulmonate, Onchidiun verruculatum. Deshpande U D,Nagabhushanam R,Hanumante M M. Hydrobiologia . 1980
[2]  
Emergence behaviour of Onchidium damelii Semper, 1882 (Gastropoda, Onchidiidae). Kenny R,Smith A J. J Malac Soc Aust . 1988
[3]  
The cephalic sensory organ in veliger larvae of pulmonates (Gastropoda: Mollusca). Ruthensteiner B,Schaefer K. Journal of Morphology . 2002
[4]   瘤背石磺的生态习性观察 [J].
黄金田 ;
王资生 ;
沈伯平 .
海洋渔业, 2004, (02) :103-109
[5]   诱导皱纹盘鲍浮游幼虫附着和变态的物质 [J].
康庆浩 ;
郑家声 ;
金炳鹤 .
水产学报, 2003, (02) :131-136
[6]   低旋巴蜗牛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J].
熊燕 ;
曾和期 ;
谢嗣光 .
四川动物, 1999, (04) :157-159
[7]   苏沪沿海瘤背石磺的形态和习性 [J].
邱立言 .
动物学杂志, 1991, (03) :33-36
[8]   菲律宾蛤仔的生活史 [J].
齐秋贞 .
水产学报, 1987, (02) :111-119
[9]  
贝类学概论[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蔡英亚等编, 1979
[10]  
贝类学纲要[M]. 科学出版社 , 张玺,齐钟彦著,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