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病毒JSZ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病毒核酸的分布规律

被引:11
作者
郭丽静
赵瑜
张伟
崔盟
吴艳涛
高崧
彭大新
刘秀梵
机构
[1]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 鉴定; 排毒; 分布;
D O I
10.16656/j.issn.1673-4696.2009.09.008
中图分类号
S852.659.1 [];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用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特异性引物对江苏省某猪场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病死仔猪组织病料进行了PCR鉴定,结果可扩增到特异性的条带。用该病料接种PK-15细胞,24 h即出现细胞病变,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均证明所分离病毒为PRV。用该PRV分离株接种兔后出现奇痒症状并麻痹致死;接种仔猪后出现持续发热,肌肉震颤等症状。通过对自然感染PRV病死仔猪脏器进行PCR检测,发现PRV在仔猪体内广泛分布,其中以脾的检出率最高,可达100%;对人工感染猪的直肠和鼻腔棉拭样品进行PCR检测,发现病猪排毒最长可达13 d。证实,该分离株为猪伪狂犬病强毒株,脾为病毒检测的首选靶器官。
引用
收藏
页码:759 / 763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