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被引:77
作者
佘宏全
丰成友
张德全
潘桂棠
李光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矿床; 斑岩矿床; 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作用; 冈底斯; 西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5.05.006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型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分为甲马—林周、贡嘎—扎囊—泽当和拉萨—谢通门3个次级矿带或矿集区,区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矿化分带,以甲马—林周矿集区为主要分布区。岩矿石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ReOs同位素测年说明甲马—林周矿集区的矽卡岩成矿集中在中新世15~17Ma的较窄时间段内,与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具有相似的岩浆_构造控矿条件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属同一成矿系列。而冈底斯南带矽卡岩矿床可能形成于印度—亚洲板块的主碰撞期。冈底斯中东段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驱龙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杨志明
    谢玉玲
    李光明
    徐九华
    [J]. 地质与勘探, 2005, (02) : 21 - 26
  • [2]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与展望
    李光明
    潘桂棠
    王高明
    黄志英
    高大发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 22 - 27
  • [3] 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
    侯增谦
    吕庆田
    王安建
    李晓波
    王宗起
    王二七
    [J]. 矿床地质, 2003, (04) : 319 - 333
  • [4] 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钼铅锌成矿系统的发育时限:帮浦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证据
    孟祥金
    侯增谦
    高永丰
    黄卫
    曲晓明
    屈文俊
    [J]. 矿床地质, 2003, (03) : 246 - 252
  • [5]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
    侯增谦
    曲晓明
    王淑贤
    高永丰
    杜安道
    黄卫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 609 - 618
  • [6] 冈底斯地壳碰撞前增厚及隆升的地质证据:岛弧拼贴对青藏高原隆升及扩展历史的制约
    丁林
    来庆洲
    [J]. 科学通报, 2003, (08) : 836 - 842
  • [7] 西藏冈底斯东段构造演化及铜金多金属成矿潜力分析
    郑有业
    王保生
    樊子珲
    张华平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2) : 55 - 60
  • [8]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的岩浆热液交代成因:地质与地球化学证据
    冯孝良
    管仕平
    牟传龙
    侯增谦
    李胜荣
    [J].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4) : 40 - 48
  • [9] Carius管溶样-负离子热表面电离质谱准确测定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地质年龄
    杜安道
    赵敦敏
    王淑贤
    孙德忠
    刘敦一
    [J]. 岩矿测试, 2001, (04) : 247 - 252
  • [10]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曲晓明
    侯增谦
    黄卫
    [J]. 矿床地质, 2001, (04) : 355 -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