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和玉米叶面标记尿素态15N的吸收和运输

被引:29
作者
沈其荣
徐国华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法; 尿素; 小麦; 玉米; 叶面营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以15N标记的尿素作为叶面施肥和根系后期追肥的N肥品种,分别采用土培与砂培研究小麦与玉米拔节后至灌浆初期不同生育期、不同N、P和K肥叶面配施后作物对叶面N肥利用效率、叶面施用N肥的分配及对全株N、P和K养分状况的影响。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叶片均能有效地吸收N素并将其迅速转移。玉米拔节期下位叶(第5叶)施肥,植株吸收的15N转移到根部的比例平均为9.0%,而中位叶(第8叶)处理,分配到根系的比例仅为2.4%。叶面施用尿素态氮肥的N在小麦地上部的回收率一般在54.5%~68.9%,在玉米全株体内的回收率可达59.9%~75.3%。随生育期推迟,两种作物叶片吸收N的回收利用率均明显提高。与单施氮肥相比,N,P和K肥配施均有提高氮素回收率和改善作物地上部N素营养的作用,尤以中位叶(第8叶)配施尿素+KH2PO4的效果最佳,表明植物的叶面营养仍应注意平衡供应和适宜的施用时期与施肥部位。叶面大量元素营养不仅改善了所施肥料成分中相应元素的营养状况,同时也促进了对其他两种成分的吸收,并且提高了N、P转运到籽粒中去的比例。玉米吐丝期根系追施的尿素态N有56%积累在籽粒中,而叶面施肥所利用的N分配在籽粒中的比例为70%。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小麦和玉米中后期大量元素叶面施用的生物效应
    徐国华
    沈其荣
    郑文娟
    唐胜华
    史瑞和
    [J]. 土壤学报, 1999, (04) : 454 - 462
  • [2] 不同叶面营养组分对黄瓜叶片氮素营养的影响
    沈其荣
    徐国华
    潘文辉
    曹翠玉
    余玲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 69 - 74
  • [3] 叶面营养对黄瓜生物效应的影响
    徐国华
    沈其荣
    潘文辉
    曹翠玉
    余玲
    史瑞和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 (01) : 36 - 42
  • [4] 用光谱法测定植物和土壤中的微量15N-以5A分子筛作为吸收剂
    陈铨荣
    米恩富
    申秀珍
    [J]. 核农学报, 1987, (02) : 48 - 52
  • [5]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 [6]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毛达如主编, 1994
  • [7] Foliar urea fertilization of cereals: A review[J] . M. J. Gooding,W. P. Davies.Fertilizer Research . 1992 (2)
  • [8] Autoradiography as an aid in determining the grass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liar applied nutrients. Lundahl W S. Plant Physiolog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