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山地近期年龄及第四纪冰期探讨

被引:8
作者
李吉均
机构
关键词
祁连山; 砾石层; 新生代沉积; 岩相; 准平原; 多雨期; 地层; 沉积相; 冰川; 干燥气候; 上新世; 第三纪; 地貌形态; 地表形态; 砾岩; 碎屑岩; 山地;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1963.01.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西走廊之南延伸着雄伟的祁连山,在过去20年中一些学者曾对该山的地貌和其第四纪冰期作过一些探讨。根据本人的野外工作及最近的文献资料,我们看到,在构造运动、地貌循环和相关沉积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它们可以相互解释。分析岩相和新生代沉积的分布,我们得知直到上上新世,祁连山进行着准平原化的过程,同时并沉积下红色沉积,它遍及祁连山内外。后来,地壳运动开始,它包括多次上升。现代的祁连山的面貌即是多次上升的产物。古准平原的遗跡,目前可在许多山顶发现。祁连山的第四纪冰期的发生,山地上升占有重要地位,可能正是由于上升和气候变化的同时作用,祁连山发生两次冰期——多雨时期。当时冰川遍及山峰和谷地,稍后,冰融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带入山足平原形成内陆磨拉石建造的沉积。在该沉积岩系中发现有一清楚的间断,这代表一次真正的间冰期。祁连山新生代的主要地质事件见84页附表。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