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修辞学基础是什么?

被引:5
作者
巴里布鲁梅特 [1 ]
邓志勇 [2 ]
刘欣 [2 ]
周思平 [2 ]
机构
[1]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2]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修辞学; 共同基础; 文本; 受众;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20.06.001
中图分类号
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认为,由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修辞越来越以文本为中心。在我们的世界中,文本先被创造出来,受众可以被理解为文本产生的效果之一,而受众是否被文本所吸引可能作为衡量文本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文本的策略性创造可作为共同行动和承诺的共同基础,如肯尼思·伯克(Kenneth Burke)所说的"同质"一样,因而成为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主要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修辞的功能与形式 [J].
巴里布鲁梅特 ;
郭恩华 ;
李秀香 .
当代修辞学 , 2018, (0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