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征的影响

被引:67
作者
白文波 [1 ,2 ,3 ]
宋吉青 [1 ,2 ,3 ]
李茂松 [1 ,2 ,3 ]
汪亚峰 [4 ]
武永峰 [1 ,2 ,3 ]
刘布春 [1 ,2 ,3 ]
王春艳 [1 ,2 ,3 ]
王秀芬 [1 ,2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积水入渗; 入渗率; 土壤含水率; 保水剂; 湿润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明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积水入渗试验,比较分析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的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入渗率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上层混施(0~10 cm)和层施(5 cm)保水剂会限制土壤水分向下运移,30 min后累积入渗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减少了17.3%~ 36.6%和5.5%~46.6%;而且随着保水剂用量增加,抑制效应增大。相比较而言,这种减缓入渗的程度在保水剂层施,且用量为0.1%时更为明显。下层(10~20 cm)混施和层施(10 cm和15 cm)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入渗的抑制是有限的,约比对照降低了4.9%~11.9%;但当保水剂层施量为0.1%时,土壤水分入渗反而会随着入渗进程而增加,累积入渗量可达到对照的1.1倍。层施保水剂后,保水剂层及保水剂下层土壤含水率会普遍增加1.1~1.9倍。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沃特和PAM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研究 [J].
杜社妮 ;
白岗栓 ;
赵世伟 ;
侯喜录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8) :72-79
[2]   高分子保水剂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J].
庄文化 ;
冯浩 ;
吴普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6) :265-270
[3]   保水剂对滴灌土壤湿润体影响的室内实验研究 [J].
王成志 ;
杨培岭 ;
任树梅 ;
杨林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2) :1-7
[4]   PAM对一维垂直入渗特征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张振华 ;
谢恒星 ;
刘继龙 ;
蔡焕杰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03) :75-77
[5]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状的影响 [J].
谢伯承 ;
薛绪掌 ;
王纪华 ;
王国栋 ;
高志远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6) :44-46
[6]   SA-IP-SPS型保水剂及其对土壤物理性能的影响 [J].
崔英德 ;
郭建维 ;
阎文峰 ;
易国斌 ;
康正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1) :28-31
[7]   石质山地不同条件的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J].
张永涛 ;
杨吉华 ;
夏江宝 ;
李红云 ;
王贵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4) :123-126
[8]   保水剂农业应用及其效应研究进展 [J].
李云开 ;
杨培岭 ;
刘洪禄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2) :182-187
[9]   保水剂在改良土壤和作物抗旱节水中的效应 [J].
黄占斌 ;
万会娥 ;
邓西平 ;
张国桢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4) :52-55
[10]   地下水埋深对冻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樊贵盛 ;
郑秀清 ;
潘光在 .
水利学报, 1999, (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