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条山洞沟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9
作者
赵斌 [1 ,2 ]
王登红 [3 ]
陈振宇 [3 ]
陈毓川 [3 ]
机构
[1] 长安大学
[2]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地质学; 方解石脉型铜矿; 找矿前景; 洞沟铜矿; 中条山;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9.04.013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赋存在方解石脉中的铜矿不是铜矿的主要类型,但世界上与碳酸岩和幔源岩浆作用有关的铜矿不仅存在,而且可以达到大型以上的规模。中条山地区曾经是中国铜矿主要产地之一,除了产出沉积变质型铜矿和斑岩型铜矿之外,含铜方解石脉也广泛出现,但以往的地质工作对其找矿前景均给予了"潜力不大"的评价。根据近年来在洞沟方解石脉型铜矿的深部发现独立金矿和独立银矿的事实,结合初步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和综合分析,文章认为,中条山铜矿带洞沟方解石脉型铜矿,其成因与胡家峪-篦子沟明显不同,但具有幔源岩浆流体直接成矿的可能性,其深部具有进一步找矿的前景。该研究为区域上重新评价老矿点、开拓找矿思路、拓展找矿空间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7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条裂谷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及其找矿方向 [J].
真允庆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 (01) :11-20
[2]   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学、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模式的研究 [J].
孙大中 ;
李惠民 ;
林源贤 ;
周慧芳 ;
赵凤清 ;
唐敏 .
地质学报, 1991, (03) :216-231
[3]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实际意义 [J].
徐国风 ;
邵洁涟 .
地质论评, 1980, (06) :541-546
[4]  
运城白峪口含铜方解石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蒋丽华,真允庆.山西地质. 1992 (01)
[5]  
中条裂谷铜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孙继源等著, 1995
[6]  
中条山式热液喷气成因铜矿床[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孙海田, 1990
[7]  
中条山铜矿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中条山铜矿地质》编写组, 197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图说明书[运城幅、三门峡幅] .2 山西省地质局. 地质出版社 . 1972
[9]  
山西省运城市西姚乡洞沟金银铜多金属矿普查地质报告 .2 冶金工业部第三地质勘查局地质队. . 1987
[10]  
阿尔泰成矿省的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2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等. 原子能出版社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