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13
作者
汪宝卿
王庆美
张海燕
解备涛
张立明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关联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14个甘薯品种(系)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相关性分析中,鲜薯产量与干率、淀粉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中薯率显著正相关,与小薯率显著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和淀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单株茎叶重、大中薯率、单株结薯数、结薯集中性、茎粗和整齐度对鲜薯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茎粗、大中薯率、蔓长、单株结薯数、淀粉率和干率对薯干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而淀粉率、干率、蔓长、茎粗、单株茎叶重和单株结薯数对淀粉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因此,北方甘薯在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方面,应该选择茎基部粗、蔓长较短、分枝数较少、薯块大小均匀、数量适中和大中薯率较高的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2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甘薯内源激素和化学调控研究进展 [J].
汪宝卿 ;
解备涛 ;
王庆美 ;
张立明 .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01) :51-56+62
[2]   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产量与地上部农艺性状及主要气象因子关联度分析(英文) [J].
刘桂玲 ;
郑建利 ;
柳新明 ;
陈宝芳 ;
张鹏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5) :125-131
[3]   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J].
苏春华 ;
李育明 ;
何素兰 ;
黄迎冬 .
杂粮作物, 2007, (04) :282-285
[4]   甘薯源与库性状的关系及其在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J].
陈年伟 ;
张体刚 ;
余金龙 ;
彭明碧 .
杂粮作物, 2007, (02) :78-81
[5]   灰色系统理论在高淀粉甘薯育种上的应用 [J].
辛举文 ;
辛国胜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7) :1283-1284
[6]   甘薯主要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J].
董立峰 ;
王凤宝 ;
付金锋 ;
李俊峰 ;
焦丽丽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3) :311-315
[7]   甘薯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分析 [J].
崔翠 ;
周清元 ;
蒲海斌 ;
张建奎 ;
何凤发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60-562
[8]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甘薯高淀粉育种上的应用 [J].
辛国胜 ;
林祖军 ;
王建玲 ;
韩俊杰 ;
刘志坚 .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 (03) :199-201
[9]   食用型甘薯数量性状遗传参数对单株鲜薯产量选择效果的研究 [J].
吴继华 ;
杨爱梅 ;
雷红霞 ;
雷书声 ;
赵凤莲 ;
秦云霞 .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2) :16-19
[10]   甘薯块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J].
余金龙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2)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