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被引:18
作者
陈竣
李贻铨
陈道东
张瑛
巫流民
纪建书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关键词
杉木,土壤P素形态,P素生物有效性;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6.02.003
中图分类号
S714.5 [森林土壤分析];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几种主要杉木人工林土壤P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无机P是赤红壤、红壤、黄红壤P素的主要形态,其中O-P含量最高,Ca-P和Fe-P次之,Al-P含量最低。Al-P、Fe-P、O-P和Ca-P在赤红壤中分别占无机P的2.74%、4.70%、84.74%和7.81%;在红壤中分别占2.46%、11.90%、77.24%和7.80%;在黄红壤中分别占2.74%、10.63%、78.04%和8.59%。山地黄壤P素以有机P为主,无机P占全P的30.56%,Al-P、Fe-P、O-P和Ca-P分别占无机P的1.54%、15.67%、78.85%和3.94%。(2)在供试土壤区内Al-P、Fe-P、O-P和Ca-P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但在红壤区内,Fe-P、O-P和Ca-P呈现出一定微域内P素形态的复杂性和不均一性的变化,Al-P表现出明显的过渡带土壤特征。(3)在不同P素形态中,Fe-P是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P的一个重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杉木檫树根际土壤磷素研究 [J].
姜培坤,徐秋芳,钱新标,张春桃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5, (03) :242-246
[2]   林木施肥是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基础技术措施 [J].
李贻铨 .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02) :214-218
[3]   杉林土壤中各类磷化合物的数量和效应 [J].
刘方 ;
罗汝英 ;
蒋建屏 ;
徐承奎 ;
彭立平 ;
黄映泉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4) :7-12
[4]   杉林连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其反馈 [J].
周学金 ;
罗汝英 ;
叶镜中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3) :44-49
[5]   《中国土壤磷素养分潜力概图》及其说明 [J].
蒋柏藩 ;
鲁如坤 ;
李庆逵 .
土壤学报, 1979, (01) :17-21+85
[6]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
[7]  
中国红壤[M]. 科学出版社 , 李庆逵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