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温光敏核雄性不育小麦花药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13
作者:
张建奎
宗学凤
王俊义
高东迎
余国东
石有明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重庆市作物研究所
[3] 重庆市作物研究所 重庆
[4] 重庆
来源:
关键词:
温光型核不育小麦;
花药;
育性;
保护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揭示温光型核雄性不育小麦花粉败育的生化机制 1,比较研究了温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 C49S的不育和可育花药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和丙二醛 (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温光型核雄不育小麦不育花药 SOD活性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小孢子早期的下降速率是可育花药的 4.34~ 4.35倍 ,在成熟花粉期 ,可育花药的活性比不育花药高 1~ 2倍 ;不育花药的 CAT活性从花粉母细胞到小孢子中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发育早期 ,不育花药 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可育花药 ;在花药发育的整个过程中 ,不育花药的 POD活性一直比同一发育时期的可育花药高 ;可育花药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不育花药。以上结果说明 ,温光型核雄不育小麦 C49S在早播低温短日照条件下 ,花药中有机自由基酶促保护系统遭到破坏、花药中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生化代谢出现异常 ,是其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