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光敏核雄性不育小麦花药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13
作者
张建奎
宗学凤
王俊义
高东迎
余国东
石有明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重庆市作物研究所
[3] 重庆市作物研究所 重庆
[4] 重庆
关键词
温光型核不育小麦; 花药; 育性; 保护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揭示温光型核雄性不育小麦花粉败育的生化机制 1,比较研究了温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 C49S的不育和可育花药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和丙二醛 (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温光型核雄不育小麦不育花药 SOD活性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小孢子早期的下降速率是可育花药的 4.34~ 4.35倍 ,在成熟花粉期 ,可育花药的活性比不育花药高 1~ 2倍 ;不育花药的 CAT活性从花粉母细胞到小孢子中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发育早期 ,不育花药 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可育花药 ;在花药发育的整个过程中 ,不育花药的 POD活性一直比同一发育时期的可育花药高 ;可育花药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不育花药。以上结果说明 ,温光型核雄不育小麦 C49S在早播低温短日照条件下 ,花药中有机自由基酶促保护系统遭到破坏、花药中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生化代谢出现异常 ,是其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外源化学物质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两用系C49S育性的影响 [J].
张建奎 ;
冯丽 ;
罗丹 ;
余国东 ;
石有明 ;
李伯群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1) :69-72
[2]   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简报) [J].
舒孝顺 ;
陈良碧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6) :466-468
[3]   小麦胞质不育系花粉败育与活性氧代谢关系的研究 [J].
赵会杰 ;
刘华山 ;
林学梧 ;
武跃廷 .
作物学报, 1996, (03) :365-367
[4]   温度对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花粉育性与花药蛋白质的影响 [J].
黄庆榴,唐锡华,茅剑蕾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1) :69-73
[5]   粳型光敏核不育水稻7001s的光温反应特性与花粉育性转换及其过程中花药蛋白质的变化 [J].
黄庆榴 ;
唐锡华 ;
茅剑蕾 .
作物学报, 1994, (02) :156-160
[6]   水稻不育系与其保持系花药中的内源多胺和抗氧化代谢 [J].
梁承邺 ;
陈贤丰 .
植物生理学报, 1993, (01) :82-88
[7]   雄性不育水稻小孢子败育与花药的有机自由基水平 [J].
林植芳 ;
梁承邺 ;
孙谷畴 ;
林桂珠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93, (03) :215-221
[8]   水稻不育花药中H2O2的积累与膜脂过氧化的加剧 [J].
陈贤丰 ;
梁承邺 .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01) :44-48
[9]   HPGMR不育花药能量代谢,H2O2的积累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J].
陈贤丰 ;
梁承邺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1, (01) :21-24
[10]   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 [J].
王建华 ;
刘鸿先 ;
徐同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