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铬中药制剂和富铬井水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模型各种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张树球 [1 ]
李朝敢 [1 ]
王三艳 [1 ]
周志宇 [1 ]
胡丹 [1 ]
姚杨玲 [1 ]
陈海燕 [1 ]
周国荃 [2 ]
机构
[1] 右江民族医学院重金属与氟砷毒物研究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2]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环境科学院
关键词
铬; 糖尿病,实验性/代谢; 降血糖药(中药)/治疗应用; 血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富铬中药制剂和富铬井水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及脑、肝抗氧化能力变化、血清各种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铬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07-04/29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重金属与氟砷毒物研究实验室进行。选用清洁级Wistar大白鼠40只,雄雌不拘,鼠龄60d,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即含铬井水组、富铬中药组、模型组、正常组,每组10只。含铬井水组给予含铬井水,每笼5只大鼠上午150mL,下午150mL,自由饮用;富铬中药组用富铬中药制剂(商品名舒糖宝,由荔枝、沙田柚、番石榴等果类提取制成,富含铬元素),按每鼠2mL,加到自来水瓶中,自由饮用每天饮完;模型组和正常组自来水自由饮用。1周后,分别收集尿液,测定各鼠每天尿量、蛋白和尿糖。测定造模前、成模后和治疗结束时血糖含量。连续治疗2周后,麻醉下处死大鼠,取大脑、肝脏在冷冻条件下匀浆,用生理盐水制成100g/L匀浆,检测血清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肌酐,脑、肝匀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全部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含铬井水组、富铬中药组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模型组下降不明显(P>0.05)。②含铬井水组血清尿素、肌酐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0.01);含铬井水组、富铬中药组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高于正常组和模型组,含铬井水组、富铬中药组、正常组肝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肝谷胱甘肽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③含铬井水组、富铬中药组、模型组肝丙二醛含量均高于正常组,以模型组最高(P<0.01);含铬井水组、富铬中药组、正常组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低于模型组(P<0.01),含铬井水组、富铬中药组、正常组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富铬中药组大鼠尿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组尿糖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⑤正常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脑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正常组脑谷胱甘肽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⑥治疗药物富铬中药制剂、富铬井水中铬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当地自来水和其他井水(P<0.001)。结论:富铬中药制剂和矿区某井水含丰富铬元素,两者均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三酰甘油水平,提高脑、肝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力和抗氧化能力。铬的作用可能是富铬中药制剂的降糖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荔枝核提取液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生化指标的干预实验 [J].
李朝敢 ;
张树球 ;
王三艳 ;
崔明明 ;
周美娥 ;
覃强 ;
王向阳 ;
王静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31) :61-63
[2]   铬与2型糖尿病 [J].
孔令芳 ;
张静 ;
钱聪 ;
刘国良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05) :606-607
[3]   建立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的研究 [J].
嵇扬 ;
张癸荣 ;
王文俊 .
中医药学刊, 2003, (07) :1125-1126
[4]   微量元素与糖尿病 [J].
柏芳青 ;
金仲品 .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3, (03) :47-49
[5]   富铬食物与缺铬对机体的影响 [J].
周好田 ;
贾存英 .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3, (01) :59-60
[6]   微量元素铬与糖尿病 [J].
李建飞 ;
李志红 ;
李玉林 .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2, (03) :73-74+78
[7]   一种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氧自由基的新方法 [J].
萧华山 ;
何文锦 ;
傅文庆 ;
曹红云 ;
范子南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9, (02) :83-85
[8]   荔枝核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的降糖作用 [J].
邝丽霞 ;
罗谋伦 ;
刘源焕 ;
谢崇源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7, (06) :16-17+47
[9]  
医用生物化学实验.[M].首都医学院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