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目的? 儿童中心论?——杜威两个重要教育命题献疑

被引:8
作者
程天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杜威; 教育目的; “儿童中心”; 教育的社会功能;
D O I
10.13861/j.cnki.sece.2010.06.003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杜威来华讲学已逾90周年,与其有关的两个重要教育命题仍需要被理清与确认。"教育无目的"是对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的纠正,并非根本上放弃或取消教育目的。杜威以"反弹琵琶"的方式求索教育目的:民主主义是其理想社会;教育是民主主义首要而审慎的工具。就杜威本意而言,"儿童中心"仅就教育过程与方法(手段)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教育手段上的"儿童中心"是服从并服务于教育目的上的"社会中心"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外国教育家评传[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王天一,单中惠编, 1992
[2]  
人的问题[M]. 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杜威(Dewey,·J·) 著, 1986
[3]  
杜威教育论著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杜威(Dewey,J·) 著, 1981
[4]  
合法性的限度[M]. 商务印书馆 , (美)艾伦·沃尔夫(AlanWolfe)著, 2005
[6]  
社会契约论[M]. 商务印书馆 , (法)卢梭(J.J.Rousseau)著, 2003
[7]  
杜威[M]. 中华书局 , (美)罗伯特·B.塔利斯(RobertB.Talisse)著, 2002
[8]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 2001
[9]  
甜蜜的悲哀[M]. 三联书店[美]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Sahlins)著, 2000
[10]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华夏出版社[美]查尔斯·霍顿·库利,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