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程话语的历史透析

被引:2
作者
伍雪辉 [1 ]
郭元祥 [2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程话语; 课程观; 历史透析;
D O I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07.02.035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课程话语实质是课程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在课程问题上的本体论和价值观。追溯我国近几十年来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中的话语变迁,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课程研究对课程本质和课程价值的理解脉络。超越封闭的课程理解,达成多元的课程价值认同,实现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是我国新时期课程话语所昭示的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动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理解课程.[M].[美]威廉 F·派纳等 著;张华等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课程与教师.[M].(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avidGeoffreySmith)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试析当代中国课程理论的失语现象 [J].
张灵芝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04) :36-39
[5]   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 [J].
张华 .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07)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