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北部中新世陆坡凹陷沉积充填与古陆坡形态演变

被引:14
作者
黎明碧
金翔龙
李家彪
初凤友
方银霞
唐勇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 陆坡区凹陷; 早中新世-中中新世; 沉积充填; 形态转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22.7 [南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中德合作“南海地球科学联合研究”和“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及重大资源的关键问题”的有关航次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解释,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南海中北部陆坡凹陷的构造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陆坡区凹陷的构造演化经历了裂陷期、裂陷坳陷过渡期和坳陷期三个阶段,沉积环境经历了河流湖泊、浅海和深海的演化过程,不同演化阶段形成不同的地形形态.南海中北部地形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第三纪、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中期和中中新世中期—现在,其中早中新世中期-中中新世中期的沉积充填使陆坡形态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次转变基本上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陆架陆坡海盆的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神狐—一统暗沙隆起中部新生代地层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 [J].
黎明碧 ;
金翔龙 ;
初凤友 ;
李家彪 ;
陈汉林 .
沉积学报, 2002, (04) :545-551
[2]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前景 [J].
刘铁树 ;
何仕斌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3) :9-15
[3]   南海中部地震反射波特征及其地质解释 [J].
刘建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6) :73-80
[4]   国外深水领域油气勘探新进展及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油气勘探潜力 [J].
杨川恒 ;
杜栩 ;
潘和顺 ;
刘铁树 .
地学前缘, 2000, (03) :247-256
[5]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命名建议 [J].
李平鲁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6) :72-74
[6]   珠江口盆地特殊层序地层模式及其对勘探的指导意义 [J].
杨少坤 ;
黄丽芬 ;
李希宗 ;
吕清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3)
[7]   珠江口盆地TB2.1层序低位扇的发现及油气预测 [J].
黄丽芬 ;
杨少坤 ;
杜旭 ;
许仕策 .
勘探家, 1996, (02) :42-45+9
[8]   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开平凹陷油气聚集及勘探目标研究 [J].
庞雄 ;
陈隽 ;
戴一丁 ;
李平鲁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04) :15-23
[9]   开平凹陷的低位体系域及其勘探意义 [J].
李希宗 ;
黄丽芬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 (06) :41-49
[10]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 - 科学出版社 , 龚再升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