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重构——基于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的实证分析

被引:7
作者
纪晓岚 [1 ]
朱逸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失地农民; 集体经济; 社会保障; “政府+集体经济”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土地,实现着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失地农民遇到了许多的制度壁垒,社会保障制度则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应对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社会保障安排,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从而难以实现城乡间的衔接与转换。虽然各地都出台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但是依然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本文旨在讨论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新构建,论证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提出"政府+集体经济"的社会保障模式,以特殊背景下的暂时性制度安排,来应对政府短期内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不足,为下一步的农民市民化目标实现打下基础,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失地农民农转非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J].
谷继建 ;
傅巧玲 ;
宋小琴 ;
唐康斌 .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9) :172-174
[2]   试论社区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J].
莫佩华 .
消费导刊, 2009, (18) :121-122
[3]  
社会保障[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王国军, 2005
[4]   社会福利供给系统的要素分析 [J].
毕天云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 (05) :124-128
[5]   农民市民化——对旧问题的新探讨 [J].
董海军 ;
乔娜 ;
李岩 .
西北人口 , 2009, (04) :6-10
[6]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价值理念——福利多元主义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 [J].
田北海 ;
钟涨宝 .
探索与争鸣, 2009, (08)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