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正演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识别和划分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单元

被引:10
作者
何建军 [1 ]
刘家铎 [1 ]
鲁新便 [2 ]
李宗杰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动力学参数; 数据融合; 缝洞单元;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9.04.019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新疆TPT油田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为缝洞型储层,其缝洞系统在纵、横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识别和划分缝洞单元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根据钻井资料建立缝洞系统的理论地质模型,通过地震模型正演对各种常用的地震波动力学属性参数的缝洞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多种地震波动力学属性参数融合成一种综合参数,结合钻井、测井和开发资料对目的层储层的缝洞单元进行了划分。据此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波场参数识别和划分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单元的方法,可以用于后期的勘探和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472 / 477+528+384 +5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孔洞物理模型的地震属性特征研究 [J].
季敏 ;
王尚旭 ;
陈双全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04) :425-428+488+358
[2]   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分析及定量预测技术初探——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为例 [J].
杨子川 ;
李宗杰 ;
窦慧媛 .
石油物探, 2007, (04) :370-377+14
[3]   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探讨 [J].
郭黎 ;
崔铁军 ;
王玉海 ;
卢晨琰 .
地理信息世界, 2007, (01) :62-66
[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 [J].
张希明 ;
朱建国 ;
李宗宇 ;
杨坚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21-24
[5]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 [J].
韩革华 ;
漆立新 ;
李宗杰 ;
樊政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860-870+878
[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系统的物理模拟研究 [J].
李剑峰 ;
赵群 ;
郝守玲 ;
李智宏 .
石油物探, 2005, (05) :428-432+15
[7]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缝洞型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 [J].
李江龙 ;
黄孝特 ;
张丽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630-633
[8]   地震属性参数在塔河油田储层含油气性预测中的应用 [J].
李宗杰 ;
王胜泉 .
石油物探, 2004, (05) :453-457+412
[9]   孔洞储层地震波特征响应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J].
曹均 ;
贺振华 ;
黄德济 ;
李琼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576-582
[10]   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J].
鲁新便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4) :360-362